丁俊:以文明交往促民心相通
丁俊委员是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新任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还兼任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央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及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著述颇丰,相关研究成果受到中央有关部委采纳和重视及学术界的积极评价。
“我是新委员,刚进政协的大课堂,需要认真学习,没有值得说道的,不要采访我吧!”一见面,丁教授就直言不要采访他。“我们就是要采访新委员,谈什么都行,您的工作,您的研究,都可以”,就这样,采访顺利进行,记者也随之进入一个别开生面的学术世界。
问:中东很神秘、有点乱啊,常去那里吗?中东与我们的现实有关系吗?中东研究好搞吗?
答:中东扼守三洲五海交汇之地,油气资源丰富,文明底蕴深厚,是全球战略要地和大国博弈的舞台。中国与中东国家有着传统友好关系,中东国家是与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等中东国家,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回答了世界屡屡提出的“中东之问”,强调中国要“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从事中东研究自然要去中东,甚至要去中东以外的国家,与国际同行交流,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前不久我们研究所代表团就去苏丹参加了一个国际研讨会,我在会上关于民心相通的发言稿还被埃及《外交家》月刊今年第1期刊登,编辑部说这是该刊创刊25年来首次发表中国学者的文章。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说,中东研究是涉及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和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是一门很苦的学问,相关研究议题有很大难度和挑战性,的确不容易搞。
问:记得央视“面对面”曾对您作过访谈,与您的中东研究有关吗?目前有什么课题?
答:多年来我一直关注中东地区的“中间主义思潮”,承担了这方面的国家项目,已完成结项,成果也已出版。大家知道,“9.11”事件严重影响了21世纪初以来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与舆论环境。一方面,中东地区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劫持宗教,歪曲教义,祸害四方;另一方面,西方社会某些势力借机抹黑穆斯林,散布“伊斯兰恐惧症”,在不同文明间蓄意制造断层线,“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中间主义思潮”意在对此作出回应,力图正本清源,弘扬伊斯兰文明的中道思想,倡导文明对话。值得警惕的是,我国边疆地区的分裂势力也试图绑架宗教,为其暴恐行径与分裂活动披挂宗教外衣。央视“面对面”栏目策划的那期节目名叫“中道的伊斯兰”,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意在提醒人们认清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实质,避免陷入“文明冲突”的陷阱。节目播出后在舆论引导方面获得良好社会反响。目前,我主要聚焦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问题研究。国之交在民相亲,民心相通是新时代中外文明交往及一带一路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基础。
问:这次参加市政协会议有什么感受?您在政协“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会议上建议,上海要更加重视国际人文交流,加快相关机制平台建设,可以再谈谈这个话题吗?
答:作为市政协新任委员,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次参会收获很多,感受也很深,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对我们常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更直观、更真切、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中国学者,确立这样的自信很重要。关于人文交流,这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高度重视的重大事项。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中国参与世界文明交往的新理念,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上海已制定出台了“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着力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上海不仅要做中外经贸交往的先行者,更要做文明交往的排头兵,着力践行三个“超越”,让人文交流与经贸交往比翼双飞,使上海真正成为世界文明交往互鉴、包容共存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现有的人文交流平台,数量、质量和影响力都与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建设和完善更多更好、更加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高端人文交流平台与智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交流活动。习近平主席在开罗阿盟总部倡议建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已在上海成立,落户上海外国语大学,并被列入“桥头堡”方案,已成功举办两届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取得良好效果,研修班官员通过实地考察,对中国的发展成就及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赞不绝口。更多这样的“中心”、“论坛”和智库需要统筹谋划、加快建设。
问:阿拉伯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有的还处于动荡战乱中,建设“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这样的平台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动荡的根源是发展问题,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已成为全球治理的宝贵资源。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严重的治理赤子,贫困问题、稳定问题、发展问题都很突出,而中国在消除贫困、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上海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要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人文交流,服务国家战略,分享中国经验,以文明交往助推民心相通,引领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提升中国影响力和塑造力,实现与发展中国家的联动发展与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您是市伊协副会长,可以介绍一下伊协的职能吗?
答: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弘扬和平中道精神,团结包容,开放进取,是上海伊斯兰教界的优良传统。上海伊斯兰教界曾涌现出不少著名爱国人士,例如,抗战期间,达浦生阿訇只身远赴中东宣传抗战,新中国建立后又奉周恩来总理之命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并留京工作,还以宗教顾问身份随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为新中国的人文外交做出了贡献。上海市伊斯兰教协成立于1962年,作为爱国团体,多年来一直为党和政府联系各族穆斯林群众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参与上海对外人文交流,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民族宗教故事,展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