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深耕养老事业——记市政协委员徐兵
让有不同需求的老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养老方式;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既看病又养老,并享受到专业化的服务;让更多的老人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让广大中低收入老人、特别是低保、低收入老人、困难老人都能安心养老——这是徐兵的梦想,也是社会共同的愿望。
他,热情、细致、耐心,是大家眼中的“大暖男”。他,从开设一家养老院到四家养老院和一家养老护理院,从自己学习护理知识到培养护理团队,从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到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他,数十年来为了让更多的老人能够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不断努力打拼。他就是今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政协委员徐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二十多年前,徐兵离开老家到上海打拼事业,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在建筑行业有了一点小成就。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他也萌生了要做点什么来回报社会的念头。
离家多年的他,亲眼见证了父母照顾卧病在床的爷爷奶奶的不易,深感普通家庭因为缺乏专业医疗知识和没有足够精力,对病人和老人照顾的无奈与无措。徐兵认为,一个家庭的老人能否受到良好的照料,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徐兵说,当时也曾通过捐赠的方式来做些善事,可后来发现如果只是捐点钱物,以一己之力只能帮助一小部分人。但如果可以从事养老事业,或许可以帮助更多的老人、更多的家庭。
徐兵曾在日记中写道:“40岁开始要多做一点慈善。”36岁那年,他有了新的想法——开设一家养老院。徐兵有着一种坚毅和刚强,凡是自己认准要做的事,他一定全力以赴。
养老之于中国,可谓是一项年轻而又“猝不及防”的事业。徐兵说,汹涌而来的“老龄化”让公共服务措手不及,而现实背后则是亿万家庭的现实焦虑:空巢化、失智失能、保姆护工难找、公共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一系列问题令许多家庭焦头烂额,疲于奔波。尽管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对养老业的投入和扶持,但与民众的期盼依然差距甚远。
市场的巨大需求,加之徐兵自己的愿景和理想,2009年,他终于跨出了涉足养老事业的第一步。当时,正逢万宏集团下属的上海浦江电机厂要“腾笼换鸟”,徐兵便打算将其改建为养老院,他的想法与政府想要鼓励民营企业开办养老院的设想一拍即合。于是,第一家金福养老院就这样开办了。
因为养老院由老厂房改造,厂房性质是工业用地,虽然有支持厂房开养老院的政策,但还未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中,消防、环保等审批部门还是有顾虑。徐兵来来回回做了大量的奔走和协调,其间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调。由于厂房建造年代久远,涉及的一些房屋资料、权证等均不完善,使得改造养老院的申报工作相当麻烦。好不容易都办下来了,开始两年的运营却一直都是亏损。“民办非企养老院的性质是非营利性机构,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徐兵说,“发展养老事业需要情怀,但企业运转要靠经营,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只有通过更合理的资源调配,以及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在节约成本的同时,给老人更好的服务。”
自从开办养老院以来,徐兵的手机就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每次有出差总会失眠难安。“对于养老院来说,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徐兵说,“以前做建筑行业虽说辛苦,但这种压力和开养老院真是不能比的。每当深夜电话铃声响起,就一身冷汗,担心是不是有老人出了问题。”
养老事业需要匠人精神
养老院取名为金福,意思就是要让老人过上金色晚年、幸福生活。10年来,徐兵都顾不上回老家过年,特别是在刚刚运行的早期几年,由于春节用工短缺,养老院的人手不够,他还把老家的人接到养老院来临时帮忙。为了让辛苦一整年的门卫和护工回老家与亲人团聚,徐兵的爸爸大年初一就顶在门岗,丈人、丈母娘则是被“派去”食堂帮忙。养老院开办5年后,徐兵又“折腾”了一番,装修换床,“大动干戈”,连老人家属都劝他算了,不用忙了,可为了让老人能够住得更舒服,他还是坚持要改善养老院的环境。
徐兵清楚记得担任长宁区政协委员后提出的第一个建言,就是政府应适当提升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补贴,这是从外部条件来谈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而发展至今天,他更多思考的则是如何提升养老机构自身品质的问题。
当下,养老机构遇到的最大难点是专业为老服务人员的严重短缺,整体素质和服务技能大多不高,徐兵认为,“下一步应当在提升为老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上加大力度”。为解决为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不足,是否还可以在各保姆介绍所或家政服务公司及人才中介机构设立专门招募为老服务人员的窗口,这些招募点全部与专业为老服务培训机构挂钩,让想加入为老服务队伍的人员能够及时得到培训。徐兵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提升为老服务水准,强化为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他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目前,他正在着手设立为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基地,以逐步扩大培训渠道。
“以科技促进养老事业发展是未来的趋势。”为了提高养老院的管理水平,徐兵积极与相关软件企业合作,开发专业化的智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引入互联网监控和移动医疗设备,使得养老院的各项数据全部实时反映于管理平台上,这个平台推进了养老院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了老人护理的效率和质量。
成为政协委员后,徐兵结合自己从事养老事业中所发现的问题,为界别群众建言,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医养结合”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建设,全面实施养护医一体化目标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队伍的扶持力度的建议》等一系列和养老事业有关的提案。由他撰写的“尽快出台旧厂房改建养老院实施细则法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市政协采用,并单篇报送全国政协。
在作为政协委员积极履职的同时,徐兵还担任了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副会长、长宁办事处主任,上海市长宁区慈善基金会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执委、长宁区工商联常委等社会职务。徐兵说,尽管很忙,他还是会尽可能去参加每一个会议,因为每次都会遇到许多同行,或是跨领域的专家,大家可以一起交流经验,并探讨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全情投入十载,徐兵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政系统“优秀服务标兵”“中国诚信企业家”“上海市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择一事,终一生
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一辈子,用初心达成“匠人”的执着与追求……
第一家养老院设立之后,获得了老人及其家庭的良好反响,但马上就出现了床位供不应求的情况。2011年和2016年,徐兵又先后创立了上海金福第二养老院、上海金福第三养老院和上海金福第四养老院。在开办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问题。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增多,特别是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单一的养老院没有能力和资质做到,必须大费周折奔赴医院,之后又辗转回养老院。在当下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就医的折腾可想而知。为此,2017年,他在金福第三养老院的基础上修建了金之福护理院,成立了长宁首屈一指的医养结合形态的养老院,为老人的晚年照护提供了便捷。除此之外,在收费标准方面,也坚持惠及更多普通百姓,这一举措使经济收入颇低的老人也能入住。金之福护理院为金福老人就医诊察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解决了周边居民就医耗时的问题。徐兵体会到,“医养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医院+养老院”,而应该是集养老、医疗、康复、社会活动于一体的全新养老模式。
接触的长者越多,徐兵越发现不同年龄段的长者有着不一样的需求,即使他们已经从社会的大舞台退至幕后,但他们仍有融入社会的精神需求。最近,长三角一体化规划正在酝酿中,徐兵认为养老方面的规划也应及早纳入其中。他认为,老人需要旅游、精神文化生活、看病便利甚至临终关怀,单一的机构养老模式早已不能留住所有长者的脚步和心。要真正实现“金色晚年,幸福生活”的梦想,就要把养老当作一个漫长的事业,打造出与传统的养老机构不同的服务和产品。
让有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养老方式;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既看病又养老,并享受到专业化的服务;让更多的老人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让广大中低收入老人、特别是低保低收入老人、困难老人都能安心养老——这是徐兵委员的梦想,也是社会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