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队伍的扶持力度
郝 勇
随着人口高龄化程度的日益加重,老年人对“医养康护”需求的日益增长,上海市在推进家庭医生制度、统筹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资源、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有机衔接等方面均有显著开展。但随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养老服务中的短板——人才匮乏问题更加凸显,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发展的制约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人才管理政出多头。以老年人健康程度为标准,主要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医养结合”服务,由于项目内容不同、功能作用不同,造成职能部门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形成政策独立推行、统一协调欠缺,结果是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阻隔较为严重,各种养老服务机构在人才政策落实上较难操作。
各种人才严重匮乏。在养老服务市场的人力资源方面,无论是高层管理、中层干部还是基层工作人员,均呈现人才难招、人员难留的状态。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养老服务人员多为中年女性,整体年龄偏大、教育程度偏低,直接导致专业知识缺乏、服务技能偏弱,致使养老服务行业的工资水平不高、社会地位较低。
人才扶持力度不够。在民生保障领域,人才政策严重失衡。在传统上,政府始终在卫生、教育方面有较多、较偏重的人才支持政策,在养老方面却有较少的、偏弱的人才支持政策。而在新时期的人口高龄化的态势下,这种状况仍未改观,这显然不符合中共十九大报告的有关精神,应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实施较为均衡的人才扶持政策。
鉴于这些状况,我们建议,提升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由市委或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挂帅,统一协调与老龄事业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如民政、医卫、人社、文化、教育、体育等,建立各个部门为老服务的协同工作机制。在政策发布、监督实施、业绩考评等各个方面统一标准,尤其是可以统一调配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而不仅仅限于定期会商形式。既可以对国家层面形成制度倒逼,又可以指导各区强化制度建设,最终带动形成各行各业自觉为老服务的工作理念和社会风尚。
强化扶持“医养结合”专业性人才。秉承老年人的问题源于健康问题的原则,面对人口高龄化日益加重的态势,对接即将推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侧重对护理服务人才、康复服务人才的扶持。具体针对毕业生就业、优秀人才投身、长期坚持服务、具有特殊贡献等人员,在居住证积分、岗位补贴、职称评定、岗位培训、专项奖励等方面,均提供充足的政策保障。无论在护理机构、养老机构,还是在社区照护机构,均注重扩大护士的比例,相对减少养老护理员的比例构成,提高照护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以提高老年照护服务的整体水平。
增加对一线服务人员在职岗位补贴。对于为老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一线人员,如在养老机构或在社区照护机构工作2年后,实行在职岗位津贴制度。由财政出资,按照服务岗位不同,按月补贴不同数额,如护士每月1200元、养老护理员每月600元,离岗则撤补。以吸引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长期稳定地在养老服务岗位工作。可以通过建立专项人才基金的方式,调剂因一线服务人员变动带来的岗位津贴总额的变动。
建立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挂职制度。基于民营养老服务机构招聘专业医护人员困难的现实,为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多点执业制度的效用,建立公办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到民营护理机构、民营养老机构挂职制度。建议将其作为新聘医护人员的必修实践,作为专业人员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挂职时间至少为半年。既能够弥补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的薄弱,还可以填补公办医疗机构绩效工资限制的不足,以激发医护人员服务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形成“医养结合”中的根本结合——人才结合。
(作者系市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