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你我共同创造 市政协委员与市民开展网上交流 方惠萍参加
■1月25日中午,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邀请政协委员,围绕“让市民在上海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主题,与市民进行网上交流。
时间:2016年1月25日13:00—13:45
主题:“让市民在上海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嘉宾委员:方惠萍(市政协副主席)、薛沛建(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朱同玉(市政协常委,民盟市委副主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李瑞阳(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市教委副主任)、管维镛(虹口区政协主席)
网友:怎样才能让市民在上海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政协组织和委员在这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方惠萍:中央要求上海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先行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上海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公共资源配套服务,这关系到广大市民在上海生活的切身感受。
政协委员要更多、更实地了解民意,表达市民群众的需求,帮助党委、政府出谋划策。政协委员除了在政协全会上与网民、市民进行交流,在其他的平台上也有不少交流的机会,比如区县政协经常组织委员到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了解市情、民情,写出社情民意,向政府以及各方面、各部门反映情况。这都是广泛听取民意,传达意见建议很好的渠道。最近,各区县政协还从制度建设上探索建立委员联系社区、乡镇街道的居委会、村委会的工作点和联络站,让委员们的建言更接地气。
网友: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上海城市历史文脉,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薛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城市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市政协也在这方面做过很多调研,写了专门的报告给政府有关部门。政府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制定了有关政策,落实了很多保护性的措施。比如,我们对评弹、杂技、木偶等演艺人才,在有关院校投入资金,这些院团也派出老艺术家与院校联合培养青年接班人,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网友:怎样解决上海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朱同玉:客观地讲,一方面,确实是患者多、压力大;另一方面,还是有潜力可挖。可以优化医院的投入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如果让质优价廉的国产设备进入更多的医院,无疑会惠及患者。
信息化可以解决医疗流程不合理、患者等待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上海正在进行医联工程升级改造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在就医的感受上会有明显的改善。
还要通过改革来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被充分的认可。
网友:上海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些什么举措?
李瑞阳:上海已经制定了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各项改革措施正在积极的推进之中。在未来的五年,上海的教育将更加公平、更加优质,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市教委在小学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工作,也引导教师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让零起点的孩子能适应小学的学习。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各个高校,都鼓励我们的学生参与创业,不少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园区,提供很多优惠扶持政策。
网友:上海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海派文化?
管维镛:海派文化是上海市民共同的记忆和宝贵财富,虹口作为海派文化发展的重要传承区,目前设立了海派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并正在筹建海派文化中心。
去年,虹口还挖掘出100多个感人的故事,编写了《犹太难民与上海》,这段珍贵记忆反映了上海人的友善、包容。今年将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译成多国文字,在网上推送。我们正在筹划精选部分故事,译成德文和希伯来文出版,让“上海好故事”全球传播。
(文字整理:黄铮 摄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