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十三届市政协专委会工作新局面——市政协专委会主任会议观点选粹
5月31日,市政协召开专委会主任会议,各专委会(指导组)有关负责人围绕准确把握专委会工作规律、探索创新专委会工作机制、提升委员学习时效性针对性、推动专题协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提案及办理质量、开展跨界别活动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王国平(市政协学习委常务副主任):以“三项服务”推进“三个融合”
政协学习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加强针对性,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学委会将贯彻“服务、融合、引领”的工作理念,以“三项服务”推进“三个融合”,实现学习引领的工作目标。
“三项服务”:一是服务于政协职能,学习工作围绕中心,紧扣工作重点来规划、来设计、来安排,不断提高学习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服务于政协委员,从政协委员的实际需要出发,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委员履职能力;三是服务于机关工作,落实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的原则要求,在开展专委会工作的同时,服务好机关的学习工作,推动提高机关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个融合”,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大职能的融合。政协不是权力机关,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政协的职能和特点集中体现在政协委员的话语权,不求说了算,但求说得对。不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不学习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基本知识,就无法运用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话语权,讲不出诤言、提不出良策。只有学习上了新水平,履职能力才会有新提高。
学习委员会将通过“三项服务”推进“三个融合”,最终以加强学习来引领政协的全局工作。
■黄鸣(市政协提案委常务副主任):“五讲三注重”助力提质增效
近年来,提案委通过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是“五个讲”,即讲政治、讲全局、讲规范、讲质量和讲团结。要在提案办理协商过程中,服务和引导委员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将提案工作融入政协全局工作中谋划;要不断推动提案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程序化;要树立质量为先和讲究实效的理念,通过提案质量的提高推动提案办理取得更大的实效。
在团结方面,提案委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成立工作组,通过工作组开展履职调研和团结联谊的活动。每个组既有单独活动,又有联组活动,让委员可以就更多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议论,在具体工作中产生归属感。
其次是“三个注重”。一要注重委员参与和贡献。对委员要强调参与,但仅仅参与还不够,还要调动委员在参与的前提下作更多的贡献,因为贡献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要注重提案数量和质量。高质量的提案往往是基于高频次的调研和高数量参与的结果。
三要注重专业性和开放性。如何把政协委员的专业性优势体现出来,需要借鉴科研中学科交叉的方式,让专委会“专中带杂”,聚合不同界别的委员,就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交流交锋交融。特别是在市政协一些重大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使各专业领域委员集中优势和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徐建民(市政协经济委主任):把握大局形势增强建言底气
在学习引领上,广泛开展专委会各层面的学习讨论,提高把握大局形势的定力。重视对宏观形势的学习研判,指导委员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更好地围绕上海开放发展建言献策。密切关注经济运行质量,近期正在开展“上半年经济运行评估与分析”相关活动。在听取职能部门情况介绍、专家学者观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相关行业委员进行深入讨论,协力建言上海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保持稳中求进的信心。
在工作方式上,以课题调研为抓手,组织好专委会工作,增强高质量建言献策的底气。在调研中,注重以工作简报形式及时梳理提炼主要观点建议。目前已报送了24期,对起草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供有力保障。对调研中的中期成果,有的已及时进行转化,或在专题协商会建言,或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报送领导,得到了市领导批示和各方肯定,充分体现了调查研究对履职建言提质增效的促进作用。
在队伍建设上,建立主任联系委员分专题组工作机制,夯实专委会履职骨干力量。将参加经济委的委员分为10个专题小组,基本覆盖上海经济建设各重点领域,由2位资深专业背景的副主任担任各组组长。由此,既落实了开展经常性活动的牵头人,又配强了承担政协专题性协商议政任务的骨干力量,为确保履职取得实效奠定了组织基础。
■陆月星(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善于用好“第三只眼”
做好专委会工作的前提是学习。学习要讲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笨鸟先飞”、融会贯通。要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并努力在内化于心、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要坚持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着力把握协商民主的原则、要义、方法,不断提高参与协商的思想水平和履职能力。
做好专委会工作的根本是站位。要提升政治站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拓展协商民主的政治功能。要提升战略站位,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作用。要提升利益站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人民福祉,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做好专委会工作的基础是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就没有建言权。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
做好专委会工作的关键是视角。要善于用“第三只眼”看问题,充分发挥政协人才智力优势和委员的主体作用,让委员中的专家、名家从专业角度看问题,让政协中的党派、界别从阶层角度看问题,让政协广泛联系的基层社会组织从百姓角度看问题。要有独特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嚼别人嚼过的馍。“说得对”,就要靠说到点子上,提在关键处,议在需要时。
■肖堃涛(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主任):把调研抓深、抓实、抓出成效
今年,我们将围绕调研课题,重点从三个方面把调研抓深、抓实、抓出成效。
一是突出专业性。主要围绕调研主题,充分吸收相关专业领域的政协委员,成立专门核心团队。我们对此有两点考虑:一方面,将各领域、各专业委员进行更精细的分组,切实把一些有能力、有愿望的、有积极性的委员吸收到各个调研组来;另一方面,充分吸收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委员会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团队、智囊团,为高质量建言献策提供支撑。
二是注重综合性。目前很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都不仅仅是单个领域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调研中广泛地、深入地邀请委员参与。尤其是在研究讨论阶段,更需要凝聚各领域、各专业的委员、专家的智慧和力量,从不同的利益角度提出意见。
三是保持连续性。政协工作成效的取得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是政协持续不断的关注推动。这一点在我们委员会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在工作推进中可能会有认识上不够统一、条件上不够充分、时机上不够成熟等问题,但只要方向正确、目标清晰、措施可行,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就应该更多地坚持、持续不断地推动。
■何品伟(市政协社法委主任):营造“各界合力协同发声”新局面
结合做好专门委员会工作,发挥专门委员会的基础性作用,谈三点体会。
第一,要连续不断。专门委员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班子,不会因为换届委员调整,影响工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利于一些重点难点工作可以跨年跨届,每年持续跟踪推进。比如,我们有一些委员换届后不再担任委员了,但是他提交的提案建议并没有真正解决,新的委员可以接过接力棒,继续跟踪提案的落实情况。
第二,要常做常新。专门委员会有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要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做到常做常新,不断擦亮工作的亮点,打造专委会的工作精品。
第三,要协同发声。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特点。各界别具有不同特点和优势,组织开展的界别活动也各具特色。专门委员会都联系服务不同的界别,只有实现政协工作、专委会工作和界别工作的联合联动,才能形成工作合力。今年,社法委对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建立界别召集人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初步形成工作联合联动机制;三是进一步探索跨界别活动。围绕一些跨界别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跨界别活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相关工作的完善,营造“各界合力,协同发声”的工作局面。
■闵卫星(市政协民宗委主任):为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营造良好氛围
民宗委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要继续发挥“智囊团队”的强大助力。民宗委现有十余名民族学、民族理论政策、宗教社会学、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专家学者,他们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在指导历届民宗委专题调研工作中和委员履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民宗委要继续加大专家组工作的探索力度,进一步拓展专家学者在参与民宗委履职中的广度与深度,不断为推动本市政协民族宗教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智力支持。
要继续夯实“各方联动”的有效机制。民族宗教工作涉及面广、群众性强,是全党、全社会的工作。充分调动和有效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形成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民宗委要根据自身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市委统战部、市人大侨民宗委、市民族宗教委、区政协民宗委和各级民族宗教团体的交流和沟通,在广泛联系、多方交流、群策群力中夯实“分工负责与通力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
民宗委要坚持平等议事、坚持真诚服务、坚持优良作风,更多地为委员依章履职、联系界别、反映民意提供政务性服务,努力为维护本市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马建勋(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把握好专委会工作规律性问题
面对新要求新形势,做好专委会工作必须把握好三个问题,即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
要进一步理解“干什么”。如何把力量凝聚到新要求上,把作用发挥到关键处,统一思想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做好凝心聚力的工作,还要落实到改进当前工作上,以新要求,对我们今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再审视再细化再完善。统一思想还应当包括找自身的差距,补好自身短板,树立起新的标杆,使之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景,努力用新的作为,实现新的跨越。
要进一步搞清“谁来干”。专委会工作不仅仅是几位主任、副主任和专职干部的事,所以要在着力提高专委会组织工作和服务工作水平上下功夫,把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加强专委会自身建设,发挥好专委会组织平台的作用,彰显统一战线优势。要发挥好中共党员同志的作用,也要发挥好民主党派同志的作用,做好凝心聚力的工作,激发全体委员的履职动力,使专委会成为团结之家、民主之家、和谐之家。
要进一步想好“怎么干”。必须认识和把握专委会的工作规律,既要继承巩固过去以往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又要与时俱进,不能简单做昨天的事,要落实新要求,要有新作为。在新形势下,专委会作用的发挥,我认为,必须深入思考研究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并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转变为我们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
■沈敏(市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凝聚海内外同胞爱国之心
就专委会的工作而言,我们特别注重加强与市台办、市港澳办、市侨办等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联系,为委员积极履职提供保障,在搞好专委会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多形式多渠道帮助港澳委员知情明政,为更好发挥“双重积极作用”创造条件。在工作中要做到:不断完善委员信息平台、定期情况通报、定期走访港澳委员、市党政主要领导与港澳委员座谈等制度,促使双向交流形成常态化。完善港澳委员内地考察和捐资助学的制度,帮助委员更全面了解内地改革发展情况。
鼓励港澳委员开展调查研究,以国际视野并从港澳与内地比较的角度提出积极建议。这也是优化提案办理的机制,让他们更好地发挥港澳委员的独特优势。
加强联络、联谊,凝聚海内外侨胞爱国之心。要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开展对港澳台侨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和拥护祖国统一人士的联谊工作。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迅速,凝聚人心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都需要有新的手段。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求同存异,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委员会选择一个热点问题,组织课题调研,力求破解难题,为党和政府决策工作提供参考。为侨界高端人才搭建建言献策平台,重点开展对新侨工作的调研,整合新桥资源,发挥新侨作用,推动上海新一轮改革发展。
■张劲松(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常务副主任):在市政协大平台上汇聚资源
专委会要在“专”字上再提升。注重并发挥有专业特长、有理论功底、有实践经验的,委员专家、智库机构、行业组织、研究团队等各方作用,更好地体现外委会专业化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升工作效能。
要在“特”字上再发力。政协工作范围广泛,政协委员身份构成广泛,外委会工作交往议题广泛,只有突出重点,做出特色,才能干出成效。特别是今年我们强化提质增效在会议筹备要求上突出了三个转变。一是由偏重学术理论研讨向应用型研究转变,二是阐述论证会上讨论向实际工作服务连接转变,三是由营造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氛围向告诉企业如何走出去的政策解读和服务转变。
要在“深”字上再聚焦。我们感到不能将工作停留在一般的视察和调研上,而应该对社会各方关于热点问题的诉求予以关切,坚持在求真求实求精管用上下功夫,将工作往深处推、往实里做。
要在“联”字上再跨进。外委会要加强内联外合,上联下接,加强与各专委会界别之间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合作,努力在市政协工作的大平台上汇聚资源,形成合力。目前,我们已经与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合作,共同开展调研、共同组织活动。同时,加强与党委人大政府对口部门建立与开展年度交流工作机制,并形成制度性的工作安排。还计划每年定期向全国政协外委会汇报工作,组织市政协委员参与全国政协外委会在沪的调研和活动。
■方莉萍(市政协地区政协联络指导组组长):总结推广地区政协新探索
为进一步加强地区政协联络指导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委员履职管理方面,目前各个区政协都普遍开展了委员履职管理工作,建立了委员履职管理体系,有效地加强了委员履职管理的工作,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有的区政协提出,委员履职管理方面要柔性操作,注意把握一个度,政协的履职不能像政府部门一样统计考评,要进一步研讨刚性的履职评价管理与柔性操作之间的关系。
委员联系群众方面,很多区政协都成立了与社区街镇联络的组织,以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委员履职向基层靠拢。虽然取得不少成效,但是各个区的相关工作形式不一、名称不一、做法不一,我们认为需要通过引导,进一步总结梳理提出建议。
委员作用发挥方面,既要重视发挥专委会基础性的作用,又要重视发挥界别优势。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把界别优势转化为推进政协工作的实效。区政协在这方面有许多的探索,尤其需要进一步的总结。
党建引领方面,从目前了解掌握的情况来看,浦东新区政协设立了专委会分党组;静安区政协提出把党建走在前面,服务冲在一线,强化机关党建助力提质增效;普陀区政协以党建一条线连接其政协各项实践探索,确保政协工作方向正确、目标清晰、推进有力。这些有益的探索需要总结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