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市政协十三届三次常委会议建言选萃
市政协课题组走访本市22个单位、长三角地区11个市(县)问需问计,
13位市政协常委、委员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等问题现场建言献策
阅读提示
■按照市委大调研和市政协年度协商工作的要求,市政协将“发挥上海核心城市作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列为2018年大调研重点课题。今年2月以来,市政协人资环建委课题组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走访了本市22个单位、长三角地区11个市(县),问计问需,厘清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5月30日举行的市政协常委会议上,13位市政协常委、委员围绕打造上海核心大都市圈航空枢纽、推进医疗卫生一体化、完善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区域创新资源共享供给能力、推进科创要素市场一体化、加强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推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建言献策。
共生、共商、共建、共赢、共享 构建长三角区域发展利益共同体
陆月星(市政协常委、人资环建委主任)
进入新时代,天时、地利、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与新时代的新要求、与三省一市的共同期盼相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瓶颈制约和短板问题,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合作主要还是以政府推动为主,经济手段运用不充分,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足。如区域人才市场一体化建设方面,确保人才有序竞争的规则和制度尚未建立,高端人才市场缺乏定价机制,导致人力资源成本过快攀升,出现无序的“人才争夺战”。在产业发展等竞争性领域,市场化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存在利益冲突和同质化竞争。在机场群一体化方面,长三角16个机场分别由隶属于不同行政单位的企业进行管理,功能定位相互重合,在航线开辟、货运发展等方面还存在无序竞争。
资源共享不充分。医疗、教育、信息等资源的区域化共享难度较大。如在医疗资源方面,尽管上海医学专家周末到外省“飞刀走穴”已或明或暗,但由于体制政策限制和利益分配的原因,区域内多点执业登记和医疗机构的跨省市合作仍然存在重重障碍。在教育资源方面,受制于教育部关于高校不能跨省办学的规定,高校教育资源难以均衡配置,导致一些地区成为教育洼地。此外,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充分,不仅阻碍了医保异地结算、养老金领取资格异地认证、人才职称异地认定等公共服务便利化发展,也影响了三省一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完善。
政策标准不统一。区域联动的政策对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各省市间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协调和不统一,甚至引发地区间的攀比。如三省一市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资金标准、对象范围等存在地区级差,增加了公共服务便利化的难度。跨省市基础设施的设计标准不对等,如省际道路、航道等级不同,各地信息数据的接口标准不一,均成为设施互联互通的障碍。环境保护方面也有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如上游定为泄洪通道,下游可能连着水源地,在功能、标准、管理上存在不协调,导致下游水源地保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合作机制不健全。尽管长三角区域合作已形成“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但是合作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首先是缺乏国家层面实体性的统筹协调机构,使地方行政体制分割障碍难以创新突破,影响一些专项合作的效果和效率。其次是毗邻地区的行政级别不对称,导致协调难、对接难,如有些城市反映,发展能级较高的一些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合作意愿不强,对接机制尚不顺畅。再次是上海范围内统筹协调机制还未健全,如在专题合作方面,各部门与外省市部门单线联系多,本市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对接;再如青浦、松江、嘉定、金山等区与毗邻县、市沟通良好,而市级层面对各区工作的统筹力度则有待进一步加大。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应立足区域、放眼全球、面向未来,以“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战略目标,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构建共生、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的长三角区域发展利益共同体,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按照“聚焦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五个着力点,要构建区域发展利益共同体,首先要实现“五个一”,即“一张图、一张网、一根线、一卡通、一家亲”。
规划体系落实一张图。首先是把国家战略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到三省城乡规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其次是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公共服务、产业等专项规划要与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有机衔接;此外,专项规划之间、规划与行动计划之间也要无缝对接,真正实现规划同图、计划同步、项目同库。
基础设施联通一张网。一是促进区域机场群、港口群的联动互补和错位发展,强化区域高铁网、省际公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轨交网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形成快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二是打破地区、部门、层级的信息壁垒,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数据信息的开放和共享,率先实现长三角区域内政务网的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安全普惠的综合信息网。三是进一步提升大科学装置、仪器设备、文献数据的利用水平,聚焦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的效率提高和功能升级,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设施网。
生态保护设置一根线。牢固树立并率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环境保护建设中施行标准统一的五线管控:共划生态红线,守住区域环保底线;共管城市绿线,建设区域生态廊道;共设城市蓝线,确保区域水系安全;共定黄线、紫线,统筹区域开发建设与风貌保护,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型城市群。
公共服务实现一卡通。率先试行区域通用的市民卡,使交通出行一卡通达,医保社保一卡结算,公共文化服务同享同用,提升百姓生活的便捷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探索医疗、教育、就业、通讯等资源的开放融通,逐步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增强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化融合营造一家亲。文化融合是区域一体化的根本。针对不同文化关系的处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强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三省一市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连,应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促进文化共生共融,成为情感上有共鸣、地域上有归属、价值上高度认同的一家人、一家亲。
打造上海核心大都市圈航空枢纽
蒋怀宇(市政协常委,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随着年初《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在三省一市和民航局层级的签署与推进,打造上海核心大都市圈航空枢纽已成为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目必须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加快推进。
目前上海及长三角机场群存在资源紧缺、合力不足、竞争无序、衔接不畅、效率低下、发展受限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航空枢纽建设遭遇瓶颈。因此,必须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民航协同发展,才能打造大都市圈航空枢纽,进而满足上海五大中心卓越城市以及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这一战略目标对航空的需求。为此建议:
依托机构机制建立和规划实施,深化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将上海大都市圈航空枢纽建设列入《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并加以推进。通过三省一市顶层会商机制,研究决策重大事项;由三省一市政府部门、民航局机关和华东管理局组成工作组,协调解决问题;民航驻场各单位推进以上海为核心,协同邻近机场和航空公司,优化航线网络、贯通综合交通网。
依托军民深度融合,优化空域资源。成立领导小组,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增设军方代表,与军委战区和空海军协调,深化空域改革和精细化管理成果,加强军、地、民三方合作,充分开发和优化长三角、尤其是上海空域资源。
通过协同、调控和建设,合理配置机场资源。一要加快与南通、嘉兴等机场的协同联动,在低成本客运、国内货运等领域合作,接纳上海两场近2000万旅客及货物的溢出运量;二要合理调整浦东机场发展规模,着力扩建和优化航站楼、廊桥、机坪和滑行道;以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虹桥、浦东两机场运行品质和效率;确保出入境旅客提升到38%。
实现机场服务功能转型,提升安全运营效率和综合服务质量。支持以基地航空公司为主的两场航线网络优化;完善虹桥、浦东两机场间的地面交通;优化国际中转旅客城市相关配套服务和机场保障流程:提高两场空对空、空对地中转衔接服务水平,使国际旅客中转比例从目前的11.1%提升到19%以上,真正打造出名副其实的上海大都市圈航空枢纽港。
拆除长三角医疗卫生藩篱
张怀琼(市政协常委,市卫计委副主任)
由于长期以来行政区域管辖的限制,以及地区间相互竞争等客观原因,沪苏浙皖医疗卫生在制度、体制上形成了一堵难以逾越的无形之墙。因此,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打破藩篱,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为长三角区域百姓带来福利,同时也是为打造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服务保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服务支撑。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国家战略高度,以及重要性、迫切性来认识,转变以往在地方利益、同业竞争保护等方面的观念,形成依托长三角的上海卫生发展都市圈的理念,变打造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为打造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圈的卫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实现以长三角为核心上海都市圈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
其二,系统规划,重点突破。长三角应该尽快制订都市圈医疗卫生发展规划,统筹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和发展重点领域、重大医疗仪器设备的配制等,促进长三角地区卫生事业一体化、差异化和同质化的发展,形成具有优势互补的国内乃至亚洲地区医学中心城市群,推动地区医疗事业发展和对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贡献度。
鉴于长三角区域人员往来的密切程度和便捷,疾病控制和慢病管理等亟待进一步加强一体化建设。在现有疾病防控一体化基础上,建立更加有效、实时以及对重大突发传染病或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和联防联控制度。在其他公共卫生基本服务方面,包括计划免疫、慢病管理、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监测与防治、精神卫生、妇女儿童健康等领域建立有效的信息互享互用和长效的一体化管理制度,提高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其三,医护人员资源共享共用。突破现行制度,对于优质和高水平医护人员实行医护人员长三角区域执业注册一体化,即在长三角城市群实行执业注册互认,为长三角地区的医生多点执业或合作交流提供保证。
其四,医疗服务供给全域放开。结合国家推进的医保异地结算建设要求,上海应率先主动将本市居民医保信息挂网,推进区域医保结算无条件接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现阶段不同地区存在医疗保障水平不一致的情况下异地就医医保实时结算提供支持。
以建立区域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专病专科联盟、技术合作中心等为抓手,提高长三角医疗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实现区域一体化、优质化和同步化发展,将长三角打造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群。
尽快推进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分工合作,差异化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分级医疗服务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建议成立“长江三角洲委员会”
马驰(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随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成立,目前三省一市正围绕能干什么、要干什么、怎么干来制订规划,最终目标是把长三角建设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的亚太门户。但由于行政区划、各地经济增长需求、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真正的一体化还有待深化。
相比长三角地区,北欧五国是五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他们很早就在寻找法律、文化、社会、经济、交通与通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1962年3月23日,北欧五国签订了赫尔辛基条约。
在制度顶层设计上,条约第40条规定:北欧合作应在北欧理事会、北欧部长理事会、总理会议、外交部长会议及其他部长会议、特别合作机构和北欧国家之间专门的政府部门的基础上展开。条约第45条明确:北欧理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可以通过部长理事会就其观点向北欧国家的一个或多个政府提出意见或发表问题陈述。条约具体内容涉及法律合作、文化合作、社会合作、经济合作等。
在赫尔辛基条约的基础上,北欧各国政府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出台了诸如《冰岛、挪威和瑞典在竞争性问题上的合作备忘录》、《居住在瑞典,工作于其他北欧国家的私营企业意见》等。在北欧五国联盟的基础上,2000年又扩大建立了“NB8”(NordicBalticEight),合作国家覆盖整个北欧和波罗的海八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建议:
成立“长江三角洲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国家战略重大目标和重要改革举措的落实,对长三角未来建设与发展做总体顶层设计并负总责,加大“长江三角洲委员会”的事权范围,同时明确谁牵头、谁领导。
强化现有的党政联席会议等机制体制。长三角各省市人大、政协要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委员会”的地方立法和协商工作。现有的一些制度,如长三角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等机制应进一步强化与拓展。
已经成立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应成为“长江三角洲委员会”的工作班子,并明确职责,拓展职能,真正起到协调作用,最终落实“长江三角洲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各项改革方案。
所有涉及长三角地区规划、环保、交通、社会福利等国计民生的大事,各地在地方立法之前,必须充分协商、同步协调、求得标准一致,最后提交各省市人大通过实施。
探索“创新券”协同运作机制
曹阿民(市政协常委,上海科学院副院长)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应该主动担当,发挥龙头作用,深化一体化内涵建设,以产业协同、科技共享共赢,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协调发展。提出两点思考、两点建议:
思考一:上海应如何加强科技与产业能力的区域辐射功能。创新能力与深厚科技底蕴是兄弟省市最羡慕上海、也最希望上海在一体化进程中外溢的一个方面。在上海的转型发展中,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显现,这是上海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中,传统科技创新层级未能主动改革匹配经济结构转变的结果,需要进行创新的供给侧改革。
上海已经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产业的新时代,以新实体经济为特征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最为瞩目。因此,借鉴国际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上海应加强科技与产业能力的区域辐射功能,以更高端成果和产业输出在更大的区域辐射,实现赢得更多发展收益,产业协同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长三角产业协同最迫切需要协调解决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核心是解决发展利益的多赢分配问题,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的顶层设计必不可少。
思考二:如何提升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供给能力。由于一体化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供给能力不平衡,共享始终面临呼声高、落实难的问题。此外,创新券的推广应用帮助需求侧中小企业发展,依托规模化的专业化测试机构的共享服务,为它们解决了不少科技支撑难题。然而,由于零散共享服务缺乏规模收益,服务者或机构缺乏意愿,导致更大量的分散创新资源未发挥应有作用,亟须对共享的供给侧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激励。
建议一:发挥上海长三角核心城市作用,主动牵头三省一市争取国家支持,在一体化区域进行产业协同相关财税制度的先行先试,实现产业输出与输入承载区的利益共享、共赢。同时,加强产业规划协同,特别是加强资本市场风口领域产业的政策协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构建有利于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产业链生态。积极放大上海的国际化与高端研发优势,创新科技研发与组织模式,加强对新实体经济的创新成果供给,让更多的科技研发服务于快速增长的新实体经济。依靠深化改革提升创新层级,以产业协同打响上海品牌,创造高质量热点服务产品。
建议二:上海发挥龙头作用,牵头苏浙皖三省有关部门,及时总结创新券通用通兑的先行先试经验,探索创新券的管理模式与协同运作机制,加快创新券在一体化区域的全域通用通兑进程。为了调动更多分散的科技共享资源,建议由三省一市按每年财政科技投入一定比例缴纳,成立政府性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共享激励基金,可与创新券协同管理,对共享服务提供者或机构进行直接激励,让更多的共享意愿转化成现实的共享行动。
“一卡通”为何“卡”了十多年
屠海鸣(市政协常委,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初,“长三角一体化”这个概念一提出来,“公交卡互通”就是首批摆上议事日程的事项。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一卡通”至今难通。
“一卡通”究竟卡在了哪里?当初长三角的城市各自建立公交“一卡通”系统,起步有早有晚,系统配置不同,高配置的可以兼容低配置的,低配置的不能兼容高配置的。在有些城市,公交卡可以互通,在有些城市没法互通。从这个层面看,这是个技术问题。那么,能不能把长三角城市的公交卡系统统一改造升级一下,让大家都联通呢?技术上没有问题,但需要一大笔钱,谁出这笔钱呢?从这个层面看,这是钱的问题。那么,谁来牵头协调?谁来管钱用钱?谁来监督落实?从这个层面看,这是一体化运行机制的问题。
交通卡“一卡通”仅仅是长三角一体化大课题中的一件小事情,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有社保卡、医保卡、住房公积金的联通等。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包括四大主要目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联防联控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这四个方面,哪一个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如果不能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这么多大中小城市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一体化将遥遥无期。所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中之重是制度合作。
综观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的运作现状,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一是官方动作多、民间动作少;二是理念共识多、可操作的措施少;三是硬件联通多、软件联通少。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上海应该发挥核心作用。为此,建议由上海牵头,在以下方面着力:
强化顶层设计。要与国家部委主动对接,争取国家部委支持长三角所有城市进行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建议长三角城市瞄准一体化的目标,设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运行机制。
重塑协调机构。现在有个长三角一体化协调机构,但这个机构是按行政区域建立的,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状况。建议重塑协调机构职能,赋予其更多职权,统筹推进一体化的重大事项。
引进民间力量。目前,主要由官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缺少企业、社会组织和专业力量参与。建议建立一个跨地区、常态化运作的机构,承担研究、规划、协调、监督、评估等功能,形成官民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扩大基金盘子。2012年,在上海的倡议下,设立了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共同促进基金,该基金支持长三角合作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主要“瓶颈”,取得了一定实效。目前推进一体化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建议相关城市注入更多资金,扩大这个基金总盘子,使其能发挥更大作用。
提供法律保障。推进一体化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相关城市通过地方立法,保障一体化的项目常态化运行。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创新,最终实现“有政策办事、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法律保障办事”,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
以中博会为契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
闵师林(市政协委员,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要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推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建议:
携手长三角城市办好中博会。上海要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与苏浙皖三省共同努力,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当前加强长三角合作交流的中心内容之一,与打造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上海“四大品牌”的目标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形成合作共赢的利益目标。与苏浙皖共同策划和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延伸和配套相关活动,梳理长三角城市群现有会展,尽可能与中博会形成互相支持和呼应,并加快深化细化系列展会、常年展和分论坛活动,形成支撑平台和项目清单。联手长三角城市,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各界全面深入主动参与中博会及其常年展各项工作。
将中博会相关项目纳入长三角区域合作范畴。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对中博会的支持力度,将中博会筹办情况向苏浙皖有关部门定期通报,将相关配套保障项目纳入长三角合作项目库,提高合作层次和效率,协商对策,解决问题,在环境、交通、旅游、文化、会展等多个领域实现全方位对接。
利用中博会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生态环境。四地环保部门应统一规划、通力合作,在规定的期限和时间节点内共同完成一些重要项目和地区的污染控制与环境整治,向世界展示美丽长三角的绿水青山,努力带动长三角环保业发展。
提升虹桥枢纽服务中博会能级,加快“两个1小时”交通圈衔接。依托枢纽和虹桥商务区建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快捷通道,实现长三角交通网络和服务设施的对接,着力促进虹桥与中心城区1小时交通圈与长三角高铁1小时交通圈的无缝衔接,充分发挥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世界级博览盛会。
各方面全力支持虹桥商务区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中博会服务保障中发挥更大作用。将虹桥商务区作为长三角合作共享的创新区、核心功能的承载区、新发展理念的先行区,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全面做好中博会的保障服务和功能辐射承接,加快对接联动长三角。
一体化不是消除多元化
骆新(市政协常委,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首席记者)
长三角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恰恰在于,江浙沪三地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是存在差异的,而且,是可以互补的。所以,“一体化”不是要消除“比较优势”,反而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各省市越能做好各自特长,就越有发展。目前,阻碍要素流动的,并不是自然秉赋的差距,而是地方权力所筑起的壁垒。正是这些制度性障碍,才增加了交易成本。
对市场而言,还是要鼓励企业通过竞争,来实现效率最大化。如果市场任由权力主导,短期内或许会有明显效果,但长期看,却肯定会造成资源严重错配,最终得不偿失。想真正消除“同质化竞争”,不是依靠强化权力,恰恰是要弱化权力,用法治化、规范化,来增加市场活力。
“长三角一体化”,要遵循三个政策导向。第一,以点带面,以先进带落后,增强辐射,形成示范。第二,促进改革提速,打破过去行政区划的限制,率先实现三地在社保、福利某些领域的趋同化、而不是增加差异化。第三,鼓励企业发挥能动性,在长三角范围内,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落脚地,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各地亟须打造一个法律政策统一大市场,以增强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流动性。
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消除多元化。相反,凡是不能促进多元化的一体化,都不会最终走向成功。长三角各省市,不能总想借某个政策红利,无限扩张自己的能力,试图成为一艘巨无霸式的战列舰。这种旧思路,就是对邻居高唱“只要你比我活得惨”。今天,长三角一体化的目的,是“共享、互补、联动、多赢”,变成一支舰种丰富、彼此配合的航母编队,强调集群作用,这不仅是世界大城市群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必由之路。
推进长三角科创要素市场一体化
杨成长(市
政协常委,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科创型发展模式主要依赖高等教育、人才、技术、产权和数据等五大要素体系。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要优先把这五大现代要素市场一体化放在首位,加速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议:
加速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世界一流的大学群。加速长三角大学群的规划;优化学科体系、科研体系和教育体系;加速世界一流学科和研究基地建设;加速大学公共资源的互通共享。
以上海为核心,建立长三角统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市场。统一长三角人才规划,协调三省一市的人才政策。建立长三角人才资源库,实行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长三角多层次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规范人才定价、交易和监管政策,提高人才市场透明度。建立长三角高端人才的共享机制,形成错位竞争。建立统一的人才评估体系,科学评估,加强管理,提高人才效率。
以上海为核心,建立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建立统一的长三角知识产权和动产的确权与评估机制。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市场监管规则。打通三省一市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提高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在长三角技术交易中的地位,形成长三角技术定价和评估、交易、技术产权保护和技术贸易一体化的科技市场体系。
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产权交易市场。要建立知识产权、动产和商业模式的评估模式,合理确定动产类产权的确权定价方式。要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尤其是保护私营企业和科技人员的合理产权。要建立统一的区域产权交易市场。三省一市的股权交易中心在严格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信息共享机制。要协调三省一市的政府引导性基金,形成有序竞争环境。要成立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的各类跨区域基金,加速形成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群。
加速形成长三角信息和数据资源共享机制。要加强长三角数据资源开发的公共规划;要加强对政府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建立三省一市公共数据平台;要充分发挥和有效整合企业掌控的数据资源,形成互通共享机制。
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共建
何建华(市政协常委,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
所生命科学研究部主任)长三角一体化是高质量的一体化,应通过科技资源共享一体化,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共建一体化,要有规划。国内外的经验证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一个平台,对科技创新具有强大推动作用。现在各省各市都在争取这类设施落地。上海市委、市政府以战略的眼光,很早就开始进行布局。在这方面,上海从无到有,在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国家级大设施30多个,上海有7个,按投资规模来看,更是算高的。相比之下,江浙两省在这块有一些洼地,到目前为止,浙江没有国家级的重大科技设施,江苏的设施规模比较小。建议邀请江浙两省参与到上海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同时,上海也可以积极参与落户长三角地区的重大科技设施建设,走出去和江浙两省共建,并形成相关的一体化协调机制,互相支持,互相协作。我们可以发动长三角地区科技人员,利用上海的装置开展研究。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给予一些特殊支持,设立一些联合基金,支持区域之间的科研合作、成果转化,形成集成创新。
此外,建议促进长三角地区人才合理流动。现在,人才号称第一资源,各地吸引人才的热情都很高,但是如果大家都是拼条件、拼资金,抢人才、挖人才,这个效果不一定好,会影响良好的人才环境。要畅通人才流通渠道,用好长三角地区丰富的人才资源,借鉴现在国家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离岗的机制,鼓励长三角高校科研机构或产业之间人才的流动。某一地区如果急需某一方面的人才,可以通过协调协商的政策机制,引导其他地区这方面的人才有序流入这一地区。这样可以实现合作共赢,促进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人才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黄勇平(市政协常委,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城市,需要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这样,上海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就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服务和带动长三角的发展。建议:
通过重点发展领域,聚集优秀人才协同攻关,以事业留人。上海在过去几年中,已经确定了多个重点发展领域。如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及装备、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因此,建议上海针对这些重点领域,通过产、学、研的密切配合,集中解决其中必须解决的瓶颈和难点问题。一方面为上海的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各种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让他们在上海这座城市里能够很好地成长、发展,并把他们的聪明才智运用到上海的建设之中。通过事业,吸引他们安心在上海工作。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调动每一个上海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能力选人。目前全国都面临着人才评价体系亟待改革的问题,上海要直面这个问题,率先改变评价体系。建议评估的对象是各个机构,对机构的评估按照成果和产出作为主要标准,人才作为参考,机构再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配置合适的人才。让具有能力的人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从成果和贡献中筛选出人才。
加强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徐雪红(市政协常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水产局)局长)
太湖流域是长三角的核心地区,要实现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建议:
进一步完善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建议在长三角合作办牵头协调下,完善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确保太浦河水源地供水安全。针对太浦河沿线大量含高浓度锑工业污水入河的问题,探索太浦河闸泵联合调度方式,增加优质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协调做好水质预警、污染联防和应急调度。
进一步完善太浦河地区产业布局。探索长三角区域内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将推动盛泽工业园等纺织、印染产业布局调整,纳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等区域协调会议议题,平衡各方利益,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区域性水污染问题。
探索太浦河沿线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议综合考虑太浦河上下游防洪、供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需求,研究设立太浦河水资源保护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金的设立和运营,推动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设。探索建立生态建设投入激励和补偿机制,研究建立区域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进一步完善监督执行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太浦河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完善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区域污染联防工作机制。对太浦河岸线内和岸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设置剧毒物质、危险化学品的贮存、输送设施等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巡查,形成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合力。
基础教育一体化须突破“省际壁垒”
卢慧文(市政协常委,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总校长)
在“发挥上海核心城市作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工作的强力推动下,可以预见,资金、产业等要素将在苏浙沪皖三省一市加快流通、重新布局。随之而来的,必定是人才的跨省市流动。人才的流动,最关切的是关乎其未成年子女安顿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能否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
目前,长三角教育主要以年度协作会议为机制,推动年度协作项目,以活动论坛、课题研究、平台共建等为不同类型的试验,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整体上是以活动性、单项性为特点的,离解决区域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痛点和难点,还有不少距离。
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在两个重要的升学阶段碰到制度障碍。一是学制不同造成的小升初困难;二是中考制度省际壁垒分明,跨省市的初升高困难。建议各省市推动“基于同一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统一设置之后,学籍的统一管理、学分的跨省市转化都有了基础。
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的入职资质、职后培训、职称评定,以及校长任职资格和等级等,均有严重的省际壁垒。建议苏浙沪皖能够拉齐教师入职的标准,把教师职后培训进行标准化学分设计,允许通过互联网平台,修习其他省份的在线师训,或者参加其他省市的在职培训,同样获得学分认定。加大对于校本培训的学分认定,对于各省市高质量的校本师训给予跨省的学分认定。通过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一体化,来推动长三角基础教育的一体化。
从教育资源方面来说,长三角地区是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和学习场馆都很丰富的地区,三省一市共有着传承“江南文化”的使命。建议区域内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都能链接共享,鼓励少年学生通过“行走研学”热爱长三角。打破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省市固守的中小学组织学生集体研学旅行不得“出省”的规定。
总之,长三角地区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需求强、空间大,关键是解放思想,跨前一步,真正达成省际制度壁垒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