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各方协力迈向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委员在市政协相关专题协商会上积极建言
“上海的目标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应成为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副市长陈群如是说。
5月16日,市政协召开“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专题协商会,陈群到会通报情况,听取委员意见建议。体育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委员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市政协围绕着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专题,展开了一系列履职活动,大家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助力上海迈向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体育不是体育局一家的事
去年5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发展目标。什么是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陈群在通报中表示,根据多项指标测算比对,目前世界上有5座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是得到公认的,即伦敦、东京、巴黎、纽约和洛杉矶。
这是上海的目标,那么上海是否有这样的基础?据介绍,近年来,本市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体育消费日趋活跃。而且,上海体育产业的规模产业发展非常迅猛,体育产业近年来,每年增长率都接近15%,乃至20%。2016年,上海体育产业的规模是1045.87亿元,比2015年增长14.9%,实现增加值420.27亿元,增加值增长速度更快。作为体育产业核心部分的体育服务业,上海发展形势喜人,服务业占体育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80%,这个比例比西方发达国家更高,充分反映了上海体育产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有基础,也有不足。目前,上海没有举办过奥运会这种顶级、全球综合性的赛事,举办赛事的规模、级别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市的职业体育对标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而言,尚不够发达,市场化、商业化程度比较低,缺乏有知名度的俱乐部;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体育场馆供不应求,人均拥有的体育设施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和国内部分城市相比也有差距;同时,体育生活化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推广,科学健身素养有待提升,学生和中青年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特别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消费供给矛盾比较突出,市民的体育消费热情需要进一步释放,对经济的贡献力还不够高。
这些不足,也是委员们建言的落脚点。市政协委员陆小聪提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不能最后成了体育局一家的事:“这是全市各部门、各区共同的事情,市政府层面可建立一种统筹机制。”市政协委员王福明则希望,市政府就上海未来承办亚运会乃至奥运会这样的综合性赛事,提出一个中长期的规划。
“目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上海新兴的产业亮点,但是距离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市政协体育界别召集人陈佩杰提出,5座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例都在3%左右,上海目前是1.5%,要追上这个差距,须加大力度,完善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建立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在上海集聚更多的体育产业企业;从体育资源各个环节入手,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引导,加快形成覆盖有关消费群体的体育产业品牌;鼓励体教结合,逐步形成产业技能型、应用型的结构,高度发掘体育文化功能。
促进体育和其他领域的结合
“体育+”是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建言的热点之一。“体育+”就是促进体育和其他领域的结合,包括体育与科技、体育与文化等的结合。
市政协教育界别召集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对体育与科技的结合很有感触。上海理工大学刚申请到了“科技冬奥”中的一个项目,于是把校内很多原先互不认识的科研工作者凝聚在一起,此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市政协委员王晨带来的数据则显示,虽然体育与科技的结合在本市已经“生根开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美国一个专业机构发布了2018年最具创新潜力的企业排行榜,其中有十家是和科技体育有关的企业,从健身房、特色赛事到特色平台,美国占了5家,中国一家也没有。目前,中国在体育科技应用研究方面比较匮乏,和体育相关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培训、赛事、赛场等,缺乏基本的体育科技开发和应用。她建议,加强科学体育的科普工作,建设一个科技体育体验馆,集科普、体验、测试、培训、研究为一体,为科学化的健康体育指导提供依据,让市民感受科学锻炼的重要性和科技体育的魅力。
除了体育与科技的结合外,委员们还关注体育与医学的结合。市政协委员叶强提出,可以考虑把运动医学作为现在薄弱学科进行支持,未来可以设立一个运动医学的研究所或研究机构,建立一个专科性医院,为体育发展提供更好保障。
提升体育人口比例
体育人口的比例是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规划,到2030年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指标要达到4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达到46%,体育人口比例的提升也将带来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要增加体育人口,市政协委员朱东认为,首先需要培养市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习惯,其中关键是积极培养全市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养,即树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参加体育锻炼的技能,还要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等,最重要的则是培养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上海体育学院从2016年起着手青少年本地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到今年一共研制了11个运动项目,并形成了青少年运动技能标准,这些项目分别是乒乓球、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还有武术等,标准则是4等14级。据朱东介绍,其中1—3级是谁都可以参加的难度水准。朱东建议市政府引导更多中小学生参加1—3级的技能标准考核,通过这一机制让学生参加必要的体育运动,并逐步养成习惯。
“我注意到,大学里有很多体育类社团,但中小学里没有,未来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中小学逐步形成一些体育类社团。”市政协委员李锦军表示,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内体育社团很普遍,往往成为发现人才的好渠道。他建议,在推动形成中小学体育社团的基础上,可以以区为单位,组织经常性的定期比赛,尽早发现一些好苗子。
“加强中小学体育教育,要防止简单嫁接的方式。”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卢慧文担心,在竞技体育和应试教育有“深厚历史积累”的大背景下,主管部门往往采取“重视什么事情都把它纳入考试”的方式。卢慧文提出,其实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想要灭掉什么事情把它纳入考试就可以了”,比如中考要考三步上篮,现在学校的操场上就能看到很多三步上篮非常标准的孩子,但是他是否真的喜欢篮球?很可能他已经对篮球产生了厌恶。卢慧文认为这是违反教育本意的,因此在体教结合上需要找到一个机制的创新点。
要让更多市民走出家门、开展锻炼,释放空间,深挖潜力,通过改造升级等多种形式增加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无疑是重要举措。目前上海人均体育设施面积是1.83平方米,距离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2.6平方米目标的差距还很大。中心城区寸土寸金,真的要挤出很多场地建设体育场地,其实不太现实。陈群认为,要推进体育设施进小区、郊野公园、绿地和绿化带,也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要靠深度挖潜,也不要拘泥于标准,我们需要大量的、可以使用的场地,不一定是一个很规范的球场,有可能是半个球场,孩子们喜欢就可以了。就是这样想方设法增加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委员们则建议,可以鼓励社会化专业人士在商场和楼宇等开辟新的体育设施,建立复合型体育场地,力争早日实现人均体育场地2.6平方米的目标。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陆月星建议,可以多建绿化步道,规划部门、绿化部门可以同体育部门就此联合开展调研、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市政协委员蒋碧艳认为,既然现在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接受,那么在体制机制上可以有更加明确、更具可操作性的办法,保证绿地中植入体育场地。陆小聪希望,市政府在社区市民中心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划出多少体育运动面积做出指导,让更多市民有身边的场地、设施来开展锻炼和体育运动,最后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这个目标。
把体育人才作用发挥好
围绕体育人才的培养,委员们谈了很多。市政协委员杨平感到,不能只盯着那些顶尖运动员乃至“体育明星”,除了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还要考虑整个体育体系内的人才培养:“比如说高水平的体育经纪人,这类人才在上海是非常紧缺的。”杨平此前就此做过调研,从本市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的体育俱乐部了解到,高层次的职业体育经纪人对培养职业体育人才乃至发展体育产业非常重要。杨平同时提出,体育人才还包括重大赛事组织者、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者,还有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者等,“更不能忽视高素质体育志愿者组织人才”。杨平建议,市级层面尽快提出相应配套政策,给予引导和机会。
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退役后如何继续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发挥作用?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上海马戏城总经理俞亦纲提出,现在在上海马戏团,有很多好演员、乃至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演员,之前都是优秀运动员,这为运动员走下竞技场后提供了一个顺利走上社会的途径。但马戏城毕竟只能解决其中一小部分运动员的“下一步”,他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化问题,为运动员今后发展做些考虑,如推动运动员走入学校,参与到体教结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