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谋策献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议政录之一:“教育委员”建言
2018年1月,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来自教育领域的市政协委员围绕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师能力、优化教学结构等方面踊跃建言,为本市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避免“一把尺子量遍所有高校”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对此,市政协委员、东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方建安感触颇深。
“如何通过科学引导,推动不同类型高校在各自适合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他表示,如今高等教育存在盲目发展的弊端,导致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同质化。在某种程度上,高等教育过度的同质化,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影响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方建安表示,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上,学术型院校和应用型院校应有根本的区别,但现实中却存在趋同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后者盲目模仿前者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不同的使命、愿景、定位、目标和功能,只有引导各类院校各安其位,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方建安称,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既需要培养拔尖人才的世界一流大学,又需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水平地方性高校。
他提出,本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远景规划,提出各种类型高校的发展目标设想,引导各类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要通过政策导向,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办学定位上的攀高、逐利、趋同、短视等问题;要建立多样化的评估指标与标准体系,改变高等教育评价方式,既要反映高校共性,又要反映不同类型的个性,避免“用一把尺子量遍所有高校”的现象。
他还表示,本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分析研究,引导高校科学进行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避免盲目发展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应根据产业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度发展服务业相关专业,大力加强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合理调整工学类和农学专业。
除了推动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外,在提高办学质量方面,本市今年还将继续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自2015年起,本市开始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进入家门口的好学校。
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秘书长费俭表示,“组团办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短板,导致教育不均衡现象仍在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优秀校长、教师仍未实现充分流动,优质教育资源未能实现充分共享,这些多与缺乏具有吸引力的外部政策有关。费俭建议,为了推动教育均衡真正落实,本市应建立相应制度,通过在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励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到学区内、集团内的薄弱学校流动,以此引领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在此基础上,推动各校实现课程资源共建、教育科研互通、校舍场地资源共享等办学环节。
在加强“组团办学”管理上,费俭认为,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将是否真正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是否使学生真正受益,是否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作为集团化办学效益“打分”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控制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规模,保障优质资源的扩展和再生,注重学区集团的运行效率,实现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幼教师资结构性短缺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来自教育领域委员的关注焦点。当前,本市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的现象,其中尤以幼教老师为甚。
《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提出,本市要新建和改扩建90所幼儿园,三年净增1700名左右的幼儿园教师。继续保持本市保教人员100%持证上岗率、100%在职培训率,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市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方玥提出,本市承担幼教师资培养的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民办院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在1500人左右,相比当前全市幼教每年2000人至3000人的需求总量,人才供给缺口达三分之一。“严格来说,幼教师资已进入‘饥荒’状态。”方玥表示,按照幼儿园“2教1保”的配比,同时还需3000多名保育老师,以及懂行的管理者,这些缺口都亟须填补。
“现在新建幼儿园容易,召幼教难,召高素质的幼教更难,留住高素质的幼教难上加难。”她建议,本市尽快恢复学前教育专科学生培育,增加幼教师资的培养,高校应加大幼教系统的应用型教师的培养,为幼教师资创造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她呼吁本市尽快理顺幼教系统的工资薪酬体系,增强学前教育岗位的吸引力,留住更多幼教师资。
除了教师数量缺口之外,教师素养提升也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和专业能力建设,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过去,本市围绕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出台了“最严规范、最严检查、最严惩戒”的“教师职称改革最严新规”,采用一票否决的方式,规范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张文明表示,上述规定中比较强调“收受礼物”和“有偿补课”等方面,对于“体罚学生、语言性侮辱学生、变相冷落学生”等最直接的师德师风问题却较少涉及。近年,本市为应对人口出生高峰等一系列问题,采取“集团化”和“名校托管”等办法,大力推行新学校建设,大量招收新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在开展教师技能培训的同时,忽视了师德师风的培训。
“在新学校里,由于缺乏入职的师德师风培训,部分年轻教师对于‘体罚学生’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楚,或者知道的很少很片面。”张文明提出,相关部门应出台具体办法,强制各所小学、特别是新建小学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将此作为基本的日常工作来抓,并制定《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处罚办法》,约束教师的行为。
体育应与德育智育受到同等对待
围绕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不少委员踊跃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秘书长何少华长期关注“增强学生体质”,他表示,与德育、智育相比,无论是在管理体制还是运行机制上,体育、卫生在学校里普遍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出台了不少政策,但落实到具体层面——中小学校,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弱化和应试教育上的强化,导致上述政策很难有效执行。
长期以来,本市中小学校一般均设有德育处(或政教处)和教导处,分别负责学校的德育和智育(即教学)工作,却极少设立体卫处。何少华称,如此设置,在某种程度上使体育卫生工作受到弱化。为此,上海应在中小学校探索设立体卫处,负责推进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促使学生培养习惯、掌握技能。
还有委员关注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在青少年中,传统文化受众面相对较窄,究其原因,并非青少年刻意排斥,而是当下传统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枯燥,无法让人产生“正向体验感”,进而难以接受其精神内容。如何引导青少年学习、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好好思考。在他看来,可以先在上海大中小学设立“传统文化周”,在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所处的星期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邀请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等民间艺术进校园,并开展民俗文化学习、中华诗词诵读、传统礼仪讲座、传统曲艺演出、汉服唐装表演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杨雄同时建议,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与相声名家、京剧名家、书法家、彩绘年画传人、茶艺技师等互动交流,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体验。
还有委员聚焦人文教育。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蔡永洁谈及通识教育时提出,当前全市各大高校的通识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一是并未真正引起重视,二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三是能力不足。他建议,建立全市共享的高校通识课程平台,集中优质资源,让有能力的高校、特别是擅长文科的高校担当通识教育的主力军,其他高校加以辅助。通过申报和评审程序,建立上海市精品通识课程体系,通过打通精品课程,让所有上海高校的注册学生均可以跨校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