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秘书长何少华反映,据英国专业评估机构连续4届评估结果,上海目前在“国际顶级体育城市”中排名第18-27位之间。其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国际体育组织入驻数量与城市国际地位不符
目前,入驻上海的国际体育组织仅有国际体育仲裁院上海听证中心,国际乒联亚洲办事处已迁往北京。全球或区域总部落户上海的国际体育商业机构数量几乎为零,与其他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比差距甚大,如伦敦有国际网联、帆联、业余拳联、国际体育运动理事会等总部;巴黎有国际航空、击剑、曲棍球联合会等总部。
二、国际体育赛事级别和影响力不够
近年来上海年均承办国家级以上赛事150场左右,其中仅40%是国际赛事。对标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上海举办的国际赛事级别及影响力有待提升,如,ATP上海网球大师赛级别低于大满贯和年度总决赛;上海马拉松赛的影响力远不如伦敦、纽约马拉松赛;高尔夫上海汇丰冠军赛仅被称为“亚洲大满贯”;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的影响力也不如世界田径锦标赛、田径世界杯等重要赛事。除纽约外,对标城市均举办过夏季奥运会。
三、体育场馆设施面积和知名度不够
目前上海中心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1平米,比美国人均16平米、日本人均19平米差距明显。高端专业性体育场馆稀少,场馆以赛事为标签的知名度不够,远不如伦敦的温布利足球场、斯坦福桥球场、纽约的篮球麦迪逊广场花园和橄榄球大都会球场及墨尔本的板球场。
为此,建议:
一、构筑“一带一路”高端体育合作平台
增强上海促进“一带一路”体育合作的基础性、前沿性和针对性,创办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论坛”,网罗和配置全球顶级赛事、设备、人才、资本、科技等创新要素。推动长三角体育一体化,联手苏浙皖打造世界顶级赛事。
二、融入上海“四大品牌”建设
打造以体育产业为核心的现代都市产业园区、体育旅游度假区、体育主题乐园等体育产业集聚区,发挥上海作为高品质体育消费试验场的功能,助推“上海服务”品牌建设;加强高精尖体育装备研发和制造,助推“上海制造”品牌建设;集聚全球高端体育产品和服务,提升商旅文体联动效应,建设全球著名的体育消费城市,助推“上海购物”品牌建设;融合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打造一月一赛、一区一品、一步一景、和谐共生的体育生活化城市景象,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三、提升和完善高品质赛事体系
提升品牌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争取将1-2项品牌赛事升级为大满贯赛事;推动“一区一品”赛事向高端发展,力求新增2-3项国际顶级赛事;利用上海水系或城市公共空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精品赛事。构建集顶级赛事、职业赛事、群众性赛事为一体,覆盖全年各个时段的高品质赛事体系。若时机成熟,申办夏季奥运会或国际奥委会全体大会。
(民进市委供稿)